为学习北欧先进渔业技术与发展理念,推动双方互利合作与投资贸易对接,并积极推进联合国工发组织大黄鱼项目的实施,2025年9月上旬,中国渔业协会组织代表团赴挪威和丹麦开展渔业考察与项目交流。
挪威海洋养殖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之一,以高科技、高品质和可持续闻名于世。挪威不仅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更凭借领先的技术设施、严格的法规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广泛的国际认可,在全球水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三文鱼(大西洋鲑)、虹鳟鱼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和国内产业的不断成熟,与中国的合作已成为挪威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丹麦则在RAS(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面世界领先,尤其在良种选育、精细养殖、废水处理、节能减排与成本控制等方面经验丰富,能为我国相关产业升级发展与可持续运营提供宝贵借鉴。
在挪威卑尔根,代表团参观了FIRDA Seafood公司的加工厂及海上养殖网箱。该公司专注于海水虹鳟的养殖、加工与销售,渔获在数小时内即可运至现代化加工厂进行快速处理,从清洗、宰杀、去脏到分级、切割、装箱、码垛,全程基本实现自动化,保障了生产的高效、卫生和产品品质的统一。海水虹鳟作为挪威重要的养殖品种,病害较少、技术成熟,产品品质与市场价格在当地可与三文鱼相媲美。尽管欧洲仍是其核心市场,但该公司在亚洲与美洲市场的供应正稳步增长。
代表团在卑尔根还访问了挪威水研究所(NIVA)西部总部,这里是该所水产事业团队所在地。NIVA是挪威领先的水生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1958年,拥有450余名员工,其中40%具备博士学位,主要致力于开放与封闭养殖系统中的水质管理、水处理及鱼类健康研究,并通过与国内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持续推动水产养殖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会联合国工发组织大黄鱼项目的合作方,NIVA与代表团共同总结了首年度工作成果,并就政策借鉴、国际交流、技术推广等任务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明确了第二年度的工作目标。双方还就挪威水产养殖技术、设施装备、贸易合作等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在特隆赫姆,代表团拜访了LERøY Seafood(莱瑞海产),参观其三文鱼加工厂、繁育场和养殖基地,全面了解了该企业三文鱼产业链的运作情况。作为拥有120年历史的全球第二大三文鱼生产商,LERøY在三文鱼和鳕鱼养殖与销售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挪威海洋养殖许可制度、工厂化繁育流程、海上网箱养殖和国际市场销售等情况。代表团对其繁育场从鱼卵孵化、仔鱼培育、盐化处理到送往海上养殖的全流程先进技术及配套设施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代表团还与挪威深水网箱企业代表就中国海水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挪威网箱技术优势及中国市场合作潜力等进行了务实交流。双方一致希望加强沟通,共同推动中挪渔业的互利合作。
在丹麦中日德兰,代表团访问了FREA Solutions公司,考察其淡水虹鳟陆基跑道式循环水养殖场。企业代表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与经营理念。目前,该公司运营两座养殖场,仅由8名员工管理,每两周育苗80万尾,年产约2800吨规格500克左右的淡水虹鳟,主要销往德国加工厂生产烟熏虹鳟产品。通过不断优化系统设计和创新技术设备(如获专利的增氧装置),FREA构建了设计合理、务实高效、节约成本、维护简便的成熟养殖系统,实现了高密度养殖与连续盈利。此外,公司还向市场推广各类养殖设备,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养殖场设计与技术解决方案。
代表团成员一致认为此次北欧之行收获显著,不仅深入科研机构与知名企业,学习了其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政策措施,还全面考察了三文鱼与虹鳟鱼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汲取了科技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生产经营的先进经验。同时,通过与各方建立联系,为未来在技术引进、设备采购、项目投资与产品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会将跟进后续对接合作,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国三文鱼和虹鳟鱼产业迈向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我会也将持续服务会员单位“走出去”与“引进来”发展的需求,搭建更多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为会员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