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国渔业协会崔利锋会长一行在大连调研协会工作,先后走访了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渔业协会海洋牧场分会和海参产业分会。中国水产学会原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王清印研究员,中国渔业协会副秘书长任宏伟,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秦强等参加调研。
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棒棰岛公司”)是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设管理着我国首个国家级刺参原种场和刺参水产种质资源场,被评为全国有机农产品(海参)基地、国家级生态农场。棒棰岛公司董事长刘春宝和副董事长吴岩强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调研组首先参观了棒棰岛海参科普教育基地,沿着长长走廊铺展开的主题展板,构成一部详细的“海参生命史”:从海参的起源、种类分布、生物学特征,到海参的养殖、繁育、加工、标准制定,以及辽参文化、食药滋补功效、地理标志等,海参在地球上已生存了数亿年,而辽参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了海参中的珍品。在海参标本室,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个形态各异的海参标本,诉说着它们的生存故事。在刺参原种场保种库,从原种场核心区采捕的原种刺参被精心呵护,通过模拟海底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温度、盐度、溶解氧等指标,每日定时检测水质,观察亲本生长状态。原种场与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科院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形成覆盖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的完整体系。目前,棒棰岛公司拥有1.5万立方米育苗水体和1.5万亩底播增殖海域,通过“公司+原种场+养殖户”模式,构建起苗种供应、分散养殖、集中收购的产业融合体系,形成集原种保护、苗种繁育、底播增殖、精深加工、科研开发、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4200余户养殖户,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位于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蛋坨岛周边的5000亩海域,是刺参原种的核心保护区,一直为大连海参的原种保护与良种培育提供源头保障。调研组一行乘坐棒棰岛公司新近建造的科研船行至这里,原种场场长赵欣涛介绍,目前核心区刺参种群数量达100万头以上,这些刺参承载着辽参独特的基因密码,是大连海参最纯正的“血脉”。“保护原种就是守护‘根’,只有保住这些原种,才能确保大连海参的品质与特色延续。

6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海洋牧场分会,分会秘书长刘永虎汇报了分会工作,系统梳理了分会自成立以来,在积极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促进行业内外交流协作、服务会员单位等方面所开展的系列工作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就分会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与未来发展提出设想和建议。
在听取汇报后,崔利锋会长对海洋牧场分会成立以来发挥的积极作用与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海洋牧场建设是推动海洋生态环境养护与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希望分会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认真做好分会换届筹备工作,同时认真研究并持续跟踪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发展趋势,找准分会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紧密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在技术研发推广、标准体系构建、产业链条延伸与价值提升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与行业影响力,有效凝聚行业共识与力量,为我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调研组一行随后来到海参产业分会调研。协会副会长、海参分会会长、安源种业董事长邹安革,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迟飞跃,分会副会长单位代表大连金茂水产总经理朱国峰、集品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海参事业部总经理刘耿、大连弘御海珍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起超、大连领参科技集团总经理刘桥及分会秘书处人员参加座谈。
迟飞跃秘书长作了分会成立五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五年来,海参分会紧紧围绕“服务会员、服务产业、服务政府”的办会宗旨,践行“让海参人过好,让消费者健康”的办会理念,在服务会员方面,对接金融机构,为海参企业融资5亿多元,对接客户100多次,实现交易额2亿多元,通过开展培训、组织认证,为会员企业赋能,会员数从2020年成立之初的70多家,增加到2025年的173家。在服务产业方面,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全国海参产业协同,连续三年举办海参交易会等展会和活动,搭建产业交流和跨界合作的平台,参与和主持制定多项海参标准;在服务政府方面,通过与海参主产区政府合作,先后在辽宁兴城、凌海、瓦房店、山东威海、福建霞浦等地举办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0余场,推动生态海参之乡凌海等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各主产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交流合作。
邹安革董事长表示,在养殖、加工产业端加大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提升产品品质,抵制低价恶性竞争,反对内卷,共同开发更大市场,让更多消费者食用海参,是海参产业的出路。与会海参分会各副会长单位代表积极发言,围绕目前产业遇到的增规模不增效益、行业内卷、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销售渠道不畅、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不够、药残等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推进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秦强副局长强调,海参是大连重要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产业遇到一些困难,更需要行业抱团取暖,希望中国渔业协会及海参分会在解决全国性共性问题的同时,发挥作用,团结产业更多行业协会和企业,定标准、推市场,共同推动大连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清印研究员认为,海参产业目前在育苗、养殖、加工环节发展良好,困难主要出在销售和市场端,海参归根到底是食品,希望海参企业多从市场和消费者角度研究产品研发和创新,积极主动拓展市场,寻求更多的渠道合作。
崔利锋会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海参分会五年来围绕“服务产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动全国海参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海参产业目前的情况,结合海参分会各位会长副会长的建议,他希望海参分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行业自律,提供优质服务。分会要筹备好换届工作,并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和总会各项要求,用新思维新方法创新开展工作,为产业、政府和会员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海参产业健康、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二是找准工作抓手,提升工作效果。中国渔业协会正在开展的“中渔协渔业好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标准制定工作,可以成为解决海参产业目前诸多问题的一个有效抓手。总会将与海参分会一起,通过标准、认证、溯源、平台对接等,推动把产业各环节规范起来,为消费者树立信心。三是强化市场拓展,打造品牌活动。随着海参产量的增加,海参不仅要满足高端消费群体,也应让普通消费者吃得起。建议对海参产品进行分级,定位不同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并积极研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新消费群体的新产品,拓展新兴市场。海参分会近年来搞了很多展会活动,希望能够整合资源,打造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四是加强协同配合,推动务实合作。海参产业是很有特色的重要产业,中国渔业协会和海参分会要加强与相关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与其它行业协会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有关协会之间应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实现合作共赢。崔利锋会长表示,协会和各分会都应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守正创新开展工作,共同推动渔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协会将一如既往支持各分支机构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