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中国渔业协会崔利锋会长一行赴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调研。一行参观了基金会的历程展示、共创空间和文创展览等,并与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理事王大林、谢景斌等进行座谈。双方围绕长江生态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就合作方向和内容进行充分交流,为长江大保护注入“公益+产业”双轮驱动的新动能。双方聚焦公益组织与行业协会的资源整合,旨在通过优势互补与模式创新,共同探索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升级、从具体项目到长效筹资的工作路径,推动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
崔利锋会长表示,中国渔业协会作为我国渔业行业历史最悠久的协会,成立70年来,持续汇聚多元主体,积累了丰富的产业与平台资源。未来希望与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协同推进长江大保护项目,重点围绕资源生态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联合开展珍稀濒危鱼类科学放流、栖息地修复、渔民转产就业、水产养殖及休闲渔业发展等行动,促进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互促共赢。
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智慧渔业分会执行会长、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明介绍了由该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湖北工业大学,针对长江退捕渔民的生计需求,共同研发小型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进展情况和应用前景。
王利民副理事长表示,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自2016年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他提出应推动“放鱼放生”成为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促进传统习俗向科学规范行动转型。谢景斌理事建议,引导科学放流走向产业化,降低公众参与门槛并形成可推广模式。王大林理事介绍了基金会在多个省份建立科学放鱼机制,创新筹款方式,推动全民放鱼融入传统放生的实践情况。
双方一致同意,重点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组织功能互补升级、科学放鱼项目深化、休闲渔业生态化转型、市场化筹款模式探索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助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渔业的高质量发展。